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创新“文明实践 ”服务模式绘就群众多彩生活 -尊龙凯时官网
鲁网7月17日讯 今年以来,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聚焦打造“党建引领·九和善治”治理服务品牌,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开展文明实践服务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推动公共文化赋能美好生活,将文明实践工作融入日常群众生活,使辖区居民得益处,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文明实践 “宣讲”,助推“魅力广文”建设。将理论宣讲阵地前移,高规格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茶社、学习强国线下平台、vr党史体验馆、红炉文化馆、李家村史馆等宣传教育阵地30余处;在原有8支宣讲队伍基础上,扩增吸纳宣讲人才,积极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推动各项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上半年,街道组织各类宣讲210余次,受众5000余人。打破传统宣讲课堂界限,形成“线上 线下”“室内 室外”“课堂 广场”等形式灵活的宣讲阵地,在一线前沿落实宣讲。创新举办红色宣讲会30余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凝聚奋进精神力量。新建美好会客厅,打造西虞里商业组团特色街,文化路片区获评全市首批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在家门口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变为现实。
文明实践 “为老”,守护最美“夕阳红”。立足老年人口居多实际,精准推动实施“伴诊、伴陪、伴养”三伴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情感慰藉。实行“嵌入式”养老服务,联合四季青等10余家养老机构认领为老等服务项目120余个。建成3所老年大学分校,引入专业师资,开设声乐班、瑜伽班等多个班级,满足辖区老年人学习需求。在文化路社区创新打造“四就近”集成式养老阵地,开办“四老培训班”,实施“智慧助老”“回首经典”“普通话普及”等行动,邀请老师教授授课,先后开办16期,受众群体500余人。守护老人“夕阳红”,成立和合文艺团体联合会,下设9支分会,22支队伍,创作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扇子舞《谁不说我家乡好》、快板剧《垃圾分类》、哑语《红旗颂》等精品作品,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文明实践 “文化”,引领基层治理新风尚。立足工作实际,发掘特色,把“文化 ”融入辖区各项工作,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文化服务居民为核心,以文化带动基层治理为目标,提升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盘活公共文化资源,凝聚文艺骨干力量,助力文化社区赋能。依托6处四点半学校阵地,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教育,推进社区文化教育。广泛传播传统文化,累计开展新春写福送万家、做花灯猜灯谜、包粽子做香囊等“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活动30余场,在妇女节、儿童节、建党节等各类重点节日,开展文化展演活动50余场,联合博阅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全民阅读等读书活动20余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文明实践 “微服务”,串起居民大幸福。紧贴群众需求,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积极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以社区“微”服务,串起居民大幸福。街道以“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依托,完善服务功能,提供“家门口”的文化阵地,创设“健康大集”“家政大集”等便民集市,举办公益市集、友邻烘焙等服务940余次,“打造家门口的幸福”,满足辖区居民全生命周期需求。积极推行社区微业建设,启动“创业扶持计划”,设置200个岗位,开展“抖音直播”“烘培工坊”等公益培训,同时利用母亲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社区微业diy活动,在体验传统文化传递美好祝愿的同时,搭建互助共建共享平台,促进就业创业和社区服务深入融合。
下一步,广文街道将继续以文明实践为纽带,围绕群众新期待,在整合阵地资源、统筹队伍力量、丰富文明实践活动上积极探索、努力创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小阵地”汇聚“大能量”,发挥“大作用”,助力“九和善治”基层治理品牌建设。(通讯员 李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