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奔涌渤海湾 -尊龙凯时官网

2024-07-25 10:27:55 来源:鲁网

 鲁网7月25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艘艘巨轮驶入驶出,一台台无人门机、运输车、堆高机在远程操控下精准作业,集装箱如山,散货如山……

  这是繁忙的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建设,潍坊港目前已拥有集装箱航线16条,每月航班70余班,同日本、韩国、俄罗斯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13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今年1至5月,潍坊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约30.26万标箱,同比增长21.42%;货物吞吐量完成约600万吨,同比增长18%;2019年以来,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超80%。到2026年,潍坊港年货物吞吐量力争达到6000万吨,集装箱量突破100万标箱。

  渤海湾畔海港新

  潍坊港是山东港口渤海湾港的一个港区。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潍坊、东营、滨州三地市就拉开了港口建设的大幕。经过30多年的投资建设,各港口为追求自我完善,往往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引发内耗,到整合前依然是名不见经传的落后小港。

  逐梦深蓝、向海图强,是三地市多年来的夙愿与追求。

  2018年,过去独立的潍坊、东营、滨州“三港”整合为渤海湾港,2019年山东港口成立,潍坊、东营、滨州三座港口真正开启了转型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渤海湾港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山东港口对渤海湾港的重金武装。5年来,累计在渤海湾港投资200多亿元,落地项目29个。仅在潍坊就投资97亿元,建成12个项目。可以说,没有山东港口不遗余力的支撑,就不会有渤海湾港的今天。

  过去的5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发生了裂变、质变、蝶变。 

  这是从一穷二白,走向欣欣向荣的裂变。2019年渤海湾港各港区没有一个基层站队,也没有一个仓库、没有一米管线,生产作业全凭外包,到现在拥有各类泊位51个;新建各类仓库8个,面积达到8.8万㎡;新增管线长度66.6公里;建立基层站队35个。

  这是从单打独斗,走向握指成拳的聚变。2019年三地五港港口功能相似、多小散弱、腹地重合,基础设施不互联互通,互相低效、低价恶性竞争。通过一体化改革,进行统一规划、管理、运营,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产生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实现向握指成拳的聚变。

  这是从封闭保守,走向开放通达的蝶变。2019年渤海湾港12个泊位,没有外贸航线;到现在拥有外贸航线5条,开放泊位33个,通达20多个国家、30多座城市。

  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五年来,渤海湾港集装箱航线由2019年的7条,发展成为如今通达国内外20条航线,特别是外贸航线,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现在拥有东至日本韩国,向南至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共5条外贸航线,已初步形成覆盖山东半岛、环渤海,连接东北、东南、华南以及辐射日韩、东南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网络布局。

  在航线、业务量增长的同时,相应的配套基地建设也逐步完善,渤海湾港先后打造“散改集”、拆箱、原盐灌包装箱、修箱和冷藏箱pti检测“五大”基地,带动集装箱业务量迅速增长。供应链服务带动相关配套产业从无到有,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特色鲜明枢纽港

  以打造面向沿黄流域、服务环渤海、辐射东北亚的区域枢纽港为目标,山东港口首先舍得真金白银投入。山东港口整合成立以来,在潍坊累计投资额96.74亿元,提升港口通过能力2816万吨、罐区仓储能力60万立方米、堆场180万平方米、库房5万平方米,新设立科技、贸易、能源、服务等企业6家,累计纳税额1.93亿元。

  股权项目成效显著。潍坊森达美港收购项目完成投资19.20亿元,实现了潍坊港一体化运营,实现港口跨越式发展。

  工程建设项目硕果累累。潍坊港中港区东作业区#17滚装泊位、潍坊港散杂货储运中心、潍坊港粮食产业园区仓储设施(一期)等工程全面建成投用,完成投资10.75亿元。

  新建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潍坊港中港区西作业区木片码头工程计划投资6.68亿元,预计2025年12月建成,将新增通过能力300万吨,推动潍坊造纸业发展。

  大力拓展直通航线,优化内贸干支线网络,拓展近洋外贸业务,今年上半年新开通“潍坊-日本”“潍坊-东南亚”两条外贸新航线,同时将“潍坊-青岛”内贸航线加密到天天班,到2026年内外贸航线将达到20条以上。密集的航线网络将大大降低腹地企业货物在港停时,为企业提供更多航线选择,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完善外通内联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海陆空铁管”多式联运,增强潍坊港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进小清河海河联运,着力将潍坊港打造成海河联运综合枢纽港;加快建设潍坊港中港区铁路专用线,打通进港“最后一公里”;加快拓展延伸潍坊港既有公共管廊,实现与原油罐区、化工园区等管网互联互通。完备的集疏运体系将扩大潍坊港腹地半径,服务更多腹地企业。

  打造特色货种精品港。重点开发石油焦、木片等特色货种,年内打造1个千万吨级、巩固10个百万吨级精品货种,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特色服务,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园区经济发展。

  畅通沿黄陆海大通道。加密环渤海区域航线,稳步提升“山港快线”运营能力;加快布局一批内陆港,深化“齐鲁号”欧亚班列与潍坊港合作联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潍坊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升在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对接腹地企业需求,聚合山东港口的物流、金融、贸易、航运等业态,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为腹地企业提供门到门、一站式供应链尊龙凯时官网的解决方案。打造具有渤海湾港特色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聚焦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在全力推进“林木纸”全产业链服务和长江巴士-“前置仓”江海联运两个供应链示范性项目的基础上,围绕原油、煤炭等特色货源,打造进口原油“六位一体”全链条供应链综合服务示范项目。

  搭建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渤海湾航运中心已建成投用,将进一步加快发展航运、物流、商贸、金融等涉港服务业态,打造功能齐全、和合共生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到2026年各类涉港服务机构入驻50家以上。

  锻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供应链服务品牌。鲁辽“海上快航”顺利复航,实现五定运营,拓展“粮食供应链 全程物流”综合服务,打造渤海湾货滚“黄金水道”;实施煤炭特色供应链项目,拓展内外贸煤炭进口、外贸煤炭转水、内贸煤炭下水等业务模式,形成“内外贸并举、上下水循环”的区域煤炭供应链服务网络;开展集装箱全链条服务项目,打造“散改集”、拆箱、原盐灌包装箱、修箱和冷藏箱pti检测“五大”基地。

  持续增强创新引领“第一动力”,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强港战略,高标准推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瞄准智慧港口建设目标,自主研发全球首台自动化门机和创新研发通用干散货码头自动化项目,实现作业线人员减少70%以上、能耗成本降低70%以上;加快推广应用传统集装箱码头和散货全流程自动化项目,搭建远程操控和联合调度“双中心”,实现集装箱和干散货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与无人操作。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港口清洁能源利用,实施光伏、风电和氢能替代应用,潍坊港粮食平房仓光伏项目、分散式风电项目发电,成功发布全国首个“零碳港口”创建方案并取得承诺碳中和认证证书,建成加氢站并配套氢能集卡,将潍坊港打造成为全国首个“风光氢储”一体化“零碳港口”,潍坊港风光氢多能融合零碳智慧干散货码头试点项目入围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项目名单。

  坚持服务客户理念,强基固本赋能发展,不断优化作业流程、提高生产作业标准,提升港口运营效率,优化港口服务环境,提升港航公共服务效能,共建潍坊港口岸融合发展共同体。实现生产组织水平高质高效。创造“套泊热接”“多船组合”等特色作业模式;推行生产组织标准化,各货种实现平均效率提升10%以上;“渤港通”协助船舶精准动态,锚地预约停泊实现指尖app办理,一体化信息共享让客户“腿少跑、心更安”;集改散装卸作业服务荣获“2023年山东知名品牌”。

  口岸功能和营商环境全面升级。2020年12月潍坊港实现口岸开放,2023年潍坊港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通过海关总署验收,成为济南关区唯一水运散货粮食进境口岸,目前已实现进口散装粮食货种落地;在潍坊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部门支持下,充分释放“五调合一”优势,提高船岸联检效率,压缩通关时间,每航次船舶开完工待时控制在25分钟之内;联合潍坊海关推进车船直取,外贸件杂货直取率达到55%。

 “三区互融”启新途

  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港区、园区、城区融合发展是建设一流海洋港口、放大临港产业效能、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内在要求和大势所趋。

  渤海湾港主动把港口发展嵌入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充分发挥港口基础性枢纽性作用,着力培育涉港特色产业体系,构建以港口为核心驱动的临港产业体系,打造以港区为依托、园区为支撑、城区为保障的“三区互融”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如潍坊港,强化对接弘润石化、宏川智慧等企业,积极推进潍坊港油品中转等项目尽快落地,引领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化工园提档升级。与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经济区联动,联合推介、联合招商,成功招引青岛武晓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和烟台天茂油脂项目落户潍坊港,港产城融合持续深化。

  今年6月28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潍坊市推动“三区互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这也是16地市中首个发布“三区互融”方案。《行动方案》以构建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为主线,整合潍坊市和山东港口的优势资源,通过共建共享的模式推进“三区互融”高质量发展。

  港区方面,将充分发挥潍坊港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区位优势,持续提升通航能力,完善集疏运体系,打造面向沿黄流域、服务环渤海、辐射东北亚的区域枢纽港。到2026年,潍坊港年货物吞吐量力争达到6000万吨,集装箱量突破100万标箱。

  园区方面,将立足潍坊滨海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提升优势产业能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临港服务业,建成环渤海区域临港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到2026年,潍坊滨海地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涉港企业达到350余家,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城区方面,依托国家级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培育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形成强港牵引、产业集聚、活力强劲、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到2026年,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潍坊市营商环境整体建设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牢记殷殷嘱托,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三区互融”的决策部署,秉持“三个更加、三个满意”理念,以融入城市、服务城市为己任,充分发挥港口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作用,着力培育涉港特色产业体系,一如既往推动港区、园区、城区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港口的国际化、现代化、平台化水平,打造面向沿黄流域、服务环渤海、辐射东北亚的区域枢纽港,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贡献渤海湾港力量!

责任编辑:赵岳
新闻关键词:
网站地图